黃先生
2004年8月換肝
筆者是一名普通科註冊護士,在深切治療病房工作了十多個寒暑,照顧了不少接受肝臟移植的病人。但論到訪問他們,倒是第一次,
心裡難免有所擔心 —— 擔心不能將他們的心路歷程,詳盡的表達給各讀者。
訪問那天,筆者的目的地是位於新界的天水圍 —— 一處被喻為「悲情城市」的地方。由九龍市區出發,到達天水圍,往往用上一小時的車程。心裡不期然想起:病人由天水圍回到港島瑪麗醫 院覆診,豈不是要用上兩小時?來回便需要三至四小時之久。這還沒有包括等候見醫生、等候抽血的時間。筆者深深相信:病人每次回醫院覆診,便需要用上一整天的時間,這好比一般白領儷人的朝九晚五的生活。對於病人來說,更是身心疲累。
當見到被訪者 —— 黃先生時,內心驚訝不已。只因在電話傳來的聲音中,筆者覺得黃先生是一位充滿朝氣活力的青年人。沒料到眼前的他,竟然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人。為甚麼不幸的事,總是接二連三發生在他的身上呢?
發病過程
黃先生於一歲時,已被證實患上了小兒麻痺症。由於當時鄉間的醫療設備有限,不能替他做手術。他的童年只能於地上爬行,年青的他也不能穩定的坐下來。直到黃先生來港定居才有機會到大口環根德兒童骨科醫院接受診治。經過兩次大型手術,憑着黃先生樂觀的性格和鬥志,他終於可以過着常人的生活。
可惜,好景不常。千禧年後,黃先生的體重開始不斷下降,膚色漸黑。兩年後才發現感染了丙型肝炎,後來還演變成肝硬化。至2003年終,病情每況愈下,黃先生常感全身乏力,夜間發熱,有時還神志不清,甚至昏迷而需進院治療。
2004年初,病情轉危,急須進行肝臟移植手術,生命才可以延續。但等候「遺贈肝」遙遙無期。於是,黃先生的妻子毅然決定將自己的部份肝臟捐出來給她的丈夫,用以續命。同年八月,黃先生接受了「活體肝移植手術」。有着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,半年後,他的身體狀況終於穩定下來,猶如重獲新生。
康復過程
憑着自己及家人的努力,加上幸運之神的眷顧,在康復初期,黃先生 並 沒有受到任何感染。手術後的三至四個月,他除了回醫院覆診,絕
少外出,大部份時間留在家中休息。大約在9至12個月後,電動輪椅的申
請獲得批核了,才可外出逛街,更可以開始出外尋找工作!近來,他已不需要入院接受治療,實是可喜可賀。
藥物治療及併發症
黃先生現在每天也需服食抗排斥藥 —— 類固醇(Prednisolone)及預防乙型肝 炎復發的藥物⋯「拉米夫定」(Lamivudine)。此外,每星期也需要注射一次丙型 肝菌干擾素(Tuterferone),療程需時九個月。在每次完成注射後的首兩天,黃先生總是感到身體異常不適,之後數天,不適的情況便逐漸減少,精神開始充沛起來。可惜的是,直至現在,他仍不能完成整個療程。因為,每次當黃先生進入注射療程的第三個月時,都因為藥物的副作用而停止:身體內的肝酵素時高時低,白血球的數量又不斷下降……。之後,他便需要調理身體,待回
復健康後,才能重新開始九個月的療程。就是這樣,教黃先生擔憂不已。
至於覆診方面,在出院初期,是每星期一次,慢慢地轉為兩星期,跟着便三至四星期一次。但若身體出現毛病而需入院治理,覆診的週期又得從頭開始。
現時,全港大約有五百多人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,這令筆者感到醫者們的偉大。因為,他們從不假手於人。縱然做手術至通宵達旦,早上也會堅持為病人覆診。
擔憂的事
不說不知,最令黃先生感到擔心的,竟是電話的響聲。原來每次回醫院覆診時,病患者總是需要抽血檢驗肝功能指數。如發現肝功能指數不正常,醫院便會致電給他們,通知他們需要再次回來見醫生及做抽血檢查,這可能表示病情有所變化。故此,每次覆診後,黃先生最害怕的,便是家中的電話響起,擔心電話的另一端,傳來醫護人員的聲音。
另一方面,黃先生也為他的工作而感到憂心忡忡。留在家中已有一段時間,他希望能重操會計行業,同時又希望得到僱主的體諒,因為他需要定期請假,回到醫院覆診。
人生觀
黃先生畢生需要與抗排斥藥和注射療程為伴,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感到人生有所遺憾。他只希望身體狀況穩定,肝酵素不要再時而起,時而落;能夠和家人一起共聚天倫,已感無憾。所謂「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」,黃先生的生命雖荊棘滿途,但他正面的人生觀卻叫人感動。黃先生於手術後信奉了基督教,得到宗教的支持,他的心志更堅定,更懂得積極地面對人生,比起昔日更珍惜生命。
末記
訪問已接近尾聲。最後,黃先生以過來人的身份,向病友提議:不要
亂吃海鮮類食物,多做適量運動,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,充實人生。除此以外,也可尋 找一個 適合的宗教信仰來疏導不安的情緒。如有需要,醫院及自願團體,均有專業人士提供協助。